各區縣(自治縣)經濟信息委、教委(教育局、公共服務局)、人力社保局,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管委會,各普通高等學校,相關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20〕8號)要求,促進我市建立多層次的軟件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社會力量與院校合作,加快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軟件人才,市經濟信息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決定開展重慶市軟件人才實習實訓基地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主體
軟件人才實習實訓基地是軟件企業、軟件培訓機構、軟件產業園運營機構等聯合合作院校,共同建立的學生實習實訓、崗位就業培訓、教師掛職鍛煉及從事科研創新、技術攻關活動的校外基地。申報主體為在我市注冊且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軟件企業、軟件培訓機構、軟件產業園運營機構,合作院校為我市設有軟件和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專科)院校、中職學校。
二、申報條件
(一)管理體系健全。基地以申報主體管理為主、與合作院校共建,成立專職管理部門,由申報主體主要領導擔任基地負責人。申報主體與合作院校共同制定有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案,以軟件人才培養為目標,簽訂有長期合作的共建協議。基地有完善的教學運行、人員管理、物資管理、安全保障等規章制度。
(二)基礎條件完備。基地具有穩定的實習實訓場所,能為學生提供必需的工作環境和學習條件。具有開展軟件工程實踐的項目和適度的規模,能夠提供與接納人數相匹配的實習實訓崗位。具有與合作院校間互聯互通的網上教學能力和設施,能夠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體系完善。申報主體與合作院校共同配備有比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隊伍。以支撐行業發展、社會就業需求為導向,制定有可持續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鼓勵基地開展國產軟件開發推廣與教學,組織學生結合崗位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
(四)培育效果突出。實習實訓過程管理規范、學習記錄詳實,對學生實習實訓效果有可量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有條件的可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創新管理。校企合作優勢互補,每年能按計劃安排或推薦一批在基地實習實訓的優秀畢業生就業,能夠保證實習實訓效果和質量。
(五)安全責任明確。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教職成〔2016〕3號)和《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教高函〔2019〕12號)等文件精神,基地、合作院校要切實履行保障學生安全、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等相關手續。
三、申報程序
(一)申報主體以主動申報的方式向市經濟信息委報送《重慶市軟件人才實習實訓基地申報書》(見附件),一式兩份含電子版光盤。同時將電子版文檔發送至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指定郵箱。
(二)市經濟信息委會同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對達到要求的基地,認定為“重慶市軟件人才實習實訓基地”。經認定的基地,可申報相關專項資金項目,可納入青年就業見習基地。
(三)市經濟信息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將定期對已認定基地的建設運營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評估后不符合要求的,進行動態調整。
(四)申報材料需裝訂成冊(扉頁加蓋公章,整本材料加蓋騎縫章;編目錄、頁碼,膠裝;書脊印),電子版申報材料需合并成一個PDF文檔。申報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26日。
四、聯系人及方式
市經濟信息委聯系人:李老師(軟件處),電話:023—63895660,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材料寄送地址:重慶市兩江新區云杉南路12號9008室。
市教委聯系人:閔老師(高教處),電話:023—63858112,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市人力社保局聯系人:龍老師(職建處),電話:023—88633917,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徐老師(就業處),電話:023—88633901,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
附件:重慶市軟件人才實習實訓基地申報書
?
?
?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
?
?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1年1月5日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重慶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人社局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重慶市發改委 重慶市商務委 重慶市科技局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服務熱線:18290334655
聯系人:李經理
聯系地址:重慶市渝中區總部城D區2棟704、705
版權所有 2018 重慶市諦思睿商務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 渝ICP備2000073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