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自治縣)經濟信息委,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經信部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重慶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重慶市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實施方案》,全面建設綠色制造體系,發揮企業和園區綠色低碳標桿引領作用,帶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我市有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現就開展2022年度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創建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創建目標
2022年,培育創建市級綠色工廠50家、市級綠色工業園區5家。
二、創建內容
(一)綠色工廠。在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裝備制造、汽車、食品、紡織、醫藥、電子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加快創建具備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點的綠色工廠。通過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建設改造廠房,預留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所和設計負荷,合理布局廠區內能量流、物質流路徑,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設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實現工廠的綠色發展。具體評價要求參照《綠色工廠評價通則》(GB/T36132—2018)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586號)中綠色工廠評價有關要求。
(二)綠色園區。選擇一批工業基礎好、基礎設施完善、綠色水平高的工業園區,通過在園區規劃、空間布局、產業鏈設計、能源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運行管理等方面貫徹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理念,創建具備布局集聚化、結構綠色化、鏈接生態化等特色的綠色園區。具體評價要求參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586號)中綠色園區評價有關要求。
三、工作程序
(一)啟動階段。一是增補完善綠色工廠培育庫。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經濟信息主管部門結合本區域產業基礎和行業特點,提出本地區2022年度市級綠色工廠培育庫名單,于4月20日前將推薦入庫企業匯總表(附件1)和入庫企業基本情況表(附件2)報送市經濟信息委節能處,核查后將及時納入增補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培育庫名單,2022年度市級綠色工廠將優先從培育庫名單中遴選(入庫企業應符合以下標準:1.在本市轄區內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2.企業具有較好的經濟技術基礎和經濟效益,在全市同行業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3.企業制定了綠色工廠建設中長期規劃、量化的年度目標和實施方案,并能確保對綠色工廠創建項目的資金和資源投入;4.企業符合產品設計生態化、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條件要求,相關績效指標優于同行業平均水平;5.企業近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環保、質量等事故,未被列入失信企業、法人代表黑名單)。二是明確綠色園區創建方向。原則上全市范圍內經國家或市政府批準的開發開放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工業集聚區和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以下統稱園區)及其獨立組團均應按綠色園區要求開展創建工作,各區縣經信部門要會同各園區管理機構,根據園區產業基礎、發展階段等情況,明確綠色園區創建路徑和時間節點,科學合理形成年度綠色園區創建目標。
(二)培育階段。市經濟信息委將組織專業機構對培育庫內企業進行清潔化診斷,形成評估報告及清潔水平提升方案,引導庫內企業開展綠色化改造,同時利用市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綠色技改項目進行重點支持。各區縣經濟信息主管部門要及時做好相關培育指導,強化政策引導,綜合施策支持企業綠色化改造。各園區管理機構為綠色園區創建實施主體,要統籌推進園區綠色發展,結合園區循環化改造、清潔生產試點建設等工作,通過實施一批重點綠色改造項目化解綠色園區創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加速綠色園區創建。鼓勵第三方機構發揮技術服務支撐作用,對庫內企業及各產業園區開展技術幫扶,幫助企業、園區對標綠色制造示范單位評價體系推動達標創建。
(三)創建階段。各區縣經濟信息主管部門按照“成熟一批,申報一批,創建一批”的原則,有序組織培育庫名單中的企業(園區)申報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名單。各區縣經濟信息主管部門對評價合格的企業進行初審,填寫《綠色制造示范單位推薦匯總表》(附件3),于7月30日前將申報單位自評價報告和第三方評價報告(紙質材料、電子版各一份)行文上報市經濟信息委節能處。我委將通過組織專家論證、公示、現場抽查等環節后確定市級綠色工廠、園區名單,擇優推薦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
(四)總結示范階段。2022年底前,市經濟信息委將通報各區縣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總結全市綠色制造建設工作經驗,對好做法、好經驗進行推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經濟信息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培育創建推進機制,將年度綠色制造體系創建任務納入年度工作目標,制定具體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創建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明晰責任,細化舉措,加強協調和指導,做好日常監管和服務。要充分發揮相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服務機構及金融機構的力量,共同推進全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二)加強政策支持。鼓勵各區縣加強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創建工作的政策支持,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單位實施的支撐項目,符合條件的按程序優先予以支持。要充分發揮各類資金作用,在園區和企業綠色化發展方面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為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園區提供便捷、優惠的擔保服務和信貸支持,調動各方積極性,為園區和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強化輿論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綠色公益組織、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各方的積極作用,多層次、多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宣傳綠色制造標準、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參與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形成支持綠色發展的良好環境和輿論氛圍。
(四)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平臺及時發布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情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單位要定期報送綠色制造水平指標及先進經驗等信息。各區縣要不定期對示范企業、園區開展抽查,并將抽查結果和發現的問題及時報送市經濟信息委。
聯系人:向華瑞,聯系方式:63896750。
?
附件:1.入庫推薦匯總表
???????????2.入庫企業基本情況表
???????????3.綠色制造示范單位推薦匯總表
???????????4.第三方評價機構有關要求
??????5.綠色園區自評價報告(模板)
??????6.綠色園區第三方評價報告(模板)
??????7.綠色工廠自評價報告(模板)
??????8.綠色工廠第三方評價報告模板(模板)
?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2年3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文件下載: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重慶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人社局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重慶市發改委 重慶市商務委 重慶市科技局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服務熱線:18290334655
聯系人:李經理
聯系地址:重慶市渝中區總部城D區2棟704、705
版權所有 2018 重慶市諦思睿商務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 渝ICP備2000073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