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自治縣)經濟信息委,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經信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5年8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
(2025—2027年)
?
為加快壯大我市優質企業規模,強化培育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全面提升培育成效,助力“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根據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動“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與“416”科技創新布局融合發展,強化“四鏈”融合“四側”協同,通過完善培育機制、創新工作舉措、強化政策協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產業生態競爭力、產業鏈主導力的優質企業,助力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7年,力爭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0家,國家級、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0家,累計培育(潛在)獨角獸和瞪羚等優質企業300家以上,百億級企業達40家。
二、工作舉措
(一)壯大優質企業數量規模
1.聚力培育制造業領軍鏈主企業。實施領軍鏈主企業跨越發展“鯤鵬”行動計劃,重點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先進材料等主導產業,支持企業強創新、拓市場、育人才,加快培育一批千億級、百億級行業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強化央地合作,吸引更多制造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來渝布局。鼓勵領軍鏈主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沿產業鏈上下游加強資源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生態主導力。
2.著力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聚焦我市汽摩、材料、裝備等細分特色優勢行業,以及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基礎領域,支持企業圍繞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加大產品創新,提升市場占有率,梯次成長為市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3.大力培育獨角獸、瞪羚企業。深入實施(潛在)獨角獸、瞪羚企業培育行動,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建立健全獨角獸、瞪羚企業挖掘、培育和服務機制,加快育成一批技術新、成長快的瞪羚企業,支持一批綜合實力強、市場價值高的(潛在)獨角獸企業。
4.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圍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成長,構建選種、育苗、培優的優質企業培育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前沿新材料等“6+3”未來產業,加快孵化生成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夯實優質企業培育基本盤。加大政策、資源、要素支持力度和培育服務,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關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及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在強鏈補鏈中發揮支撐作用。
(二)完善優質企業成長生態
5.增強創新發展動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支持優質企業圍繞企業主導產品和新一輪科技革命前沿,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不斷提升創新研發能力。鼓勵領軍鏈主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中小企業建設產業創新綜合體,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支持優質企業加強與市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圍繞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和關鍵核心配套產品,支持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開展技術攻關,補齊產業鏈短板。
6.提升數字賦能水平。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天工煥新”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組織實施一批智改數轉項目,不斷提升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水平。培育打造“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鼓勵領軍鏈主企業建設綜合型、行業型、垂直型“產業大腦”,支持優質企業建設“未來工廠”,支持“產業大腦”和“未來工廠”耦合共生,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產業鏈。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檢驗檢測等關鍵環節,支持打造AI賦能制造業的典型場景和案例。
7.加大金融資金支持。深入推進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綜合運用貸款、債券、股權、保險等多種金融產品,支持優質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產品創新和技改擴能等項目建設。創新優質企業融資評價機制,基于企業數據畫像,開發特色融資產品,提供個性化精準融資服務。推動股權投資基金體系建設,重點支持人工智能、具身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以及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基礎領域初創型企業成長培育。加快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加強企業上市服務和指導。開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一月一鏈”融資促進活動,深化產融對接合作。
8.促進企業融通發展。充分發揮領軍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和專精特新企業固基補鏈作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以行業協會、商會和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開展供應鏈合作對接,構建以大帶小、協同成長的良好生態。做好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工作,通過引育一批產業鏈關鍵核心環節優質企業,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舉辦“渝鏈同行、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四鏈融合”對接活動,集聚政府側、產業側、社會側、企業側資源力量,共促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通發展。
(三)創新優質企業培育舉措
9.加大優質企業挖掘培育。加快推進“經濟·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數字應用建設,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數字化評價模型,打造優質企業主動發現機制,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動優質企業協同共育、精準賦能。組織赴重點區縣、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開展政策宣講,梳理征集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重點清單,對標認定標準,查找短板弱項,強化“一對一”服務指導,提升培育工作針對性。嚴格優質企業組織認定、數據審核和動態管理,堅持重質量不唯數量,確保優質企業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10.強化企業培育服務保障。健全全市“1+41+N”公共服務平臺體系,集聚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手段、提升服務質效,切實發揮服務企業“一張網”實戰能力。高水平建設“AI+企業碼上服務”綜合場景應用,實現企業精準畫像、訴求及時響應、服務精準對接,加快形成精準聚焦、分級分類、政企互動、三級聯動的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數智化生態服務體系。突出“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月”“專家服務區縣行”等助企活動實效,形成較強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做好清理拖欠企業賬款、中小企業維權等企業權益保障工作,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中的統籌作用,研究優質企業培育工作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提升培育工作的針對性、系統性和有效性。強化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加大產業政策、要素資源和助企服務統籌協調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工作成效。
(二)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優質企業培育政策體系,發揮各級政策資金作用,加大對優質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產品創新及市場拓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加快做大做強做優。加強優質企業培育運行調度,開展發展環境評估,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卡點難點問題。
(三)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優質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育力度,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強優質企業培育工作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優質企業梯度成長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凝聚激發優質企業發展壯大動力。
文件下載:
渝經信中小2025038關于印發《重慶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doc
部門解讀:
《重慶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讀
政策問答:
《重慶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政策問答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重慶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 重慶市人社局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重慶市發改委 重慶市商務委 重慶市科技局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服務熱線:18290334655
聯系人:李經理
聯系地址:重慶市渝中區總部城D區2棟704、705
版權所有 2018 重慶市諦思睿商務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 渝ICP備20000735號-1